西非迦納香港與重慶
"I love Hong Kong seriously. I love Selina seriously. " Paul說,Selina聽到眼濕濕。她告訴我,非洲男人說話直接,不喜歡修飾,甜言蜜語不多。十年前求婚時,沒有安排什麼驚喜,求婚地點在重慶大廈的賓館中,老公只是直接地說:「我們結婚吧!如果不結婚我們就分手。」今日突然聽到老公表白,Selina很感動。
十八年前,他們在灣仔相遇。Paul向Selina問路,然後「抄牌」,得到電話號碼後,Paul便常常打給Selina,煲電話粥足足一年才拍拖。Paul來自西非迦納,迦納曾是英國殖民地,1957年獨立,出產黃金、可可、木材、電力、鑽石等,還有近月成了meme的棺材舞。Paul自小便聽家人說香港好,對這裏充滿期待。九十年代初,他二十歲便來港,第一站就是重慶大廈,後來又到廣州做生意,開始中港兩邊走。Selina初中時移民到加拿大,在英語班中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新移民,習慣跟不同膚色的人交朋友,長大後回流香港。
二人拍拖初期,Selina的朋友對這段戀情提出各種問題,包括:「非洲有無飯食㗎?一齊會唔會要攞綜援?」Selina說她的護身符是迦納的相片,朋友問起怪問題時,跟他們展示一下迦納的藍天白雲無敵海景,還有龍蝦的相片,朋友便由質疑變成安心。Selina家人也很接納Paul,但他們的感情並不是一帆風順,Selina曾覺得Paul不愛她,「唔係愛唔愛,我真係好忙。」是Paul的回覆。他投入工作忽略了Selina,一次Selina到廣州找他,他立即要坐車往另一個省份工作,遺下Selina一人在廣州。二人終於分手。一年後,Selina一次在廣州時打電話給Paul,那刻Paul原來就在路口,二人戲劇性地在廣州街頭重逢。「我覺得真係愛佢。」Selina說。他們復合了!因為膚色,Paul每天步出家門已感受到歧視,有住客看到他入𨋢會等下一部;搭地鐵時,就算車廂多人,在他身旁的座位也會空着。除了歧視,還有簽証問題,他倆不能在香港結婚。婚後,申請來港團聚又要面對令人氣餒的官僚制度。十年來,憑着決心,把這段港非婚姻的難關一一克服。
Paul和Selina第一間開的非洲菜餐廳在廣州,十年前,徇眾要求,在其他往廣州工作的非洲人慫恿下開設。後來在廣州工作的非洲人減少,Paul和Selina便定居香港,先在重慶大廈樓上的單位開雜貨店賣非洲產品,後來在一樓開設餐廳,希望來港工作的非洲人有個聚腳點。
Selina特別關心跨國情侶,她留意到許多食客都是一支公,不帶女朋友來,原來因為餐廳裝修太簡陋。現在,Paul’s Kitchen牆壁油上粉紅色,門口掛了假櫻花,還設置了beauty corner——放了指甲油的梳妝台配毛毛椅,吸引女朋友們,當中有不少女傭,讓她們有個空間扮靚。Paul和Selina也成了跨國戀愛顧問,會跟客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驗。
你的戒指如何,不代表你的婚姻會如何。當年手頭緊,他們的結婚戒指,購自潮流特區,售$188一對,婚照也沒拍。來到今日,已結婚十年,Paul說Selina是sweet wife。重視承諾、努力維繫、不計較付出,才是重點。